创新技术
Brighsun New Energy 负责所有新能源相关项目的研发。目前 Brighsun New Energy 正在为锂硫电池技术进行工业化研究与开发。
同样的锂硫电池技术可用于任何电池供电设备和机器,如手机、可穿戴电子设备、便携式电动工具、建筑和农业机械、飞机、船舶和储能装置。未来的发展路线图会在以后发布。所有的电池技术研发将由 Brighsun New Energy 管理。
以下是 Brighsun New Energy 自2007年成立以来的研究、开发和资质的时间线。
- 2007 - 开始研究磷酸铁锂 (LiFePO4) 电池核心材料。
- 2009 - 开始在远程大巴上测试磷酸铁锂 (LiFePO4) 电池。
- 2010 - 通过澳大利亚 ENEX TestLab 在湖北模拟商业运营环境下对中程大巴和远程大巴进行里程测试。测试用的大巴装载沙袋以代替乘客重量,开启空调并在每个巴士站停靠。充电一次电量的结果为:中程距离480公里,远程距离519公里。
- 2011 - 开始研究硫锂(Li-S)电池。
- 2013 - 申请磷酸铁锂(LiFePO4)正极材料专利:开始硫锂(Li-S)电池电解液研究。
- 2014 - 成立 Nanxun Brighsun New Material Co. 和 Brighsun Co., Ltd 并批量生产磷酸铁锂(LiFePO4)正极材料和电池;同年继续研究硫锂(Li-S)电池材料和生产试验。
于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发表论文 – "Controllable growth of LiFePO4 microplates of (010) and (001) lattice planes for Li ion batteries: A case of the growth manner on the Li ion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 2015 - 批量生产采用磷酸铁锂(LiFePO4)电池的中程和远程大巴。中程大巴单次充电行驶800公里,远程大巴单次充电行驶1000多公里。远程大巴在同年获得了非太阳能电动巴士单次充电最远距离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同年获得磷酸铁锂(LiFePO4)正极材料专利授权。该团队此后专注于锂硫(Li-S)电池材料研究。
于 Materials Research Innovations 发表论文 – "Low-cost synthesis of nanocrystal line and spherical LiFePO4/C composite cathode materials"
获得磷酸铁锂(LiFePO4)正极材料二次电池使用制造方法中国专利。
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证书 – Greatest distance by electric bus, single charge (non-solar) is 1,018km (632.55 miles) 由 Brighsun EV Group(澳大利亚)于 2015 年 11 月 14 日至 15 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获得。
于 Material Letters 发表论文 – "Facile synthesis of Ni/Li3Ti4NiCrO12 composites with enhanced cycle performance as lithium ion battery anode" - 2016 - 开始进行锂硫电池的高能量密度稳定性研究。
- 2017 - 对锂硫(Li-S)电池隔膜和隔膜涂层的研究。
- 2018 - 对锂硫(Li-S)大电池的研究。
- 2019 - 锂硫(Li-S)大电池研究中。
向澳大利亚知识产权局提交了Brighsun商标版权申请。 - 2020 - 向澳大利亚知识产权局提交临时发明专利申请 "A lithium-sulfur (Li-S) battery cathode material synthesized by using silica hollow spheres"
SGS实验室测试结果证明,根据能量密度计算,单次充电可达2000公里里程。
2020年4月21日于彭博新闻发布最新的SGS测试成果
开始生产线测试。
提交国际专利申请 - "A lithium-sulfur (Li-S) battery cathode material synthesized by using silica hollow spheres" with WIPO. PCT 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 No.: PCT/AU2020/051294 - 2021 - 2021年1月28日工业化进程发布